这个系列是我16年的时候开始写的笔记,主要记录自己的想法。
支撑000224
2025-02-12 00:00 追求更大的增长空间、更深入的业务壁垒、更稳定的关系。
如 支撑000180 所说,我在 2021.03.27 那天离开了待了将近四年的广州(正式工作约四年)来到了北京。当时选择了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选择了拥抱可能性与确定性。
到今天为止,我在北京也待了将近四年,待了小米、贝壳找房两家公司。当然,也遇到了一些足以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人。
回过头来看,来北京值吗?
是非常值的。 而且我判断我来北京有点晚,这也是我落后于同龄优秀的人最大的原因。
来北京的成长:
- 更专业职业的工作习惯(跨部门沟通协作、own项目)
- 大厂视野
- 系统思考能力
- 带人能力
- 汇报意识与能力
- 皮实坚韧的心态
- 业务判断能力
经过这几年的成长,我判断我当前正处于非常关键的人生节点,需要再次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因此我选择了离开北京。
下一站,我追求的是更大的增长空间、更深入的业务壁垒,以及更稳定的个人关系。
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我还是想试一试。
支撑000223
2022-06-03 14:52 造神的本质是造假。
学霸不是神,大公司也不是神,美女也不是神。
- 学霸也是人,同样需要经历人性的弱点、挑战。
- 大公司也是公司,同样有各种职场问题、资本本性。
- 美女也是人,同样内在可能丑陋。
不要被神化迷惑。
支撑000222
2022-04-08 19:28 事情陷入僵局时,就需要转机。
转机不能期望自动出现,我们需要做一些尝试、付出一些成本,而尝试大概率要跳出原思路。
支撑000221
2022-03-22 19:28 抽象:
- 共性
- 层次
- 规律
支撑000220
2022-03-21 16:49 面向变化设计。
变化是一定会存在的,如果在可预见的时间预期内有大概率的变化发生,设计之处就应该面向变化出方案,这种情况下无关过度设计,属于适度。
变化有哪些:
- 业务含义能否满足、能否混合抽象?
- 多语言、异构技术栈是否在本期需要考虑日后的重构、迭代便利性?
- 领域范围是否相对准确?
- 是否有通过
CR
可避免的错误代码? - 模块、服务边界是否合适?
- 领域限界上下文是否得当?
- 迭代频率是否一致?(源码阶段是否同频)
- 部署资源是否同规模?(运行时阶段是否同频)
- 服务间的交互频率是否得当?(调用阶段是否同频)
支撑000219
2022-02-07 14:41 邓宁克鲁格效应(达克效应 | Dunning-Kruger effect):愚蠢的人总认为自己很聪明,而智者却知道自己的无知。
支撑000218
2022-01-22 23:33 软件系统架构:
- 基础架构
- 技术组件选型
- 层次结构划分
- 业务架构
- 需求分析:针对稳定点形成系统核心能力;针对变化点做好开放设计;
- 概要设计:划分子系统(系统、模块、领域、接口);明确接口协议;
- 详细设计:子系统功能细化;明确需求、现状、实现方案(数据结构、算法)、流程、领域;
支撑000217
2022-01-22 21:37 Life is a game. Job is a trade. Choice is a compromise.
支撑000216
2022-01-20 22:32 区分不同维度,梳理各自的复杂点。
比如DDD
思想,一个基本思路是:
- 纵向梳理系统流程、结构,如数据入驻、下单、分货,具体分哪些步骤
- 横向梳理业务模型(限界上下文、领域实体),如入驻聚合、订单实体
上述过程与画一个时序图类似(横轴表示时间序列,纵轴表示参与的组件以及对应操作)。
如果系统更加复杂,上述维度可适当增多,即一般是x/y轴,如普通的时序图一般只关注时间维度上各组件、参与者做了什么,但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后,可增加z轴。
各维度职责分离后,复杂度也被分离,架构梳理就变得清晰。
支撑000215
2022-01-04 21:25 通过总结类的资料,可以快速了解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组织的历史。
本质上这个问题是信息如何快速获取,而存储系统一般是建立索引,像MySQL
中B+
索引结构中record_type==1
的节点,其实就是大纲,而record_type==2
的节点则保存了具体的索引细项,查找,必定是先看大纲再看细项。
先大纲,再细项。
支撑000214
2021-12-14 15:25 复杂!=杂乱。
复杂应当是问题属性,杂乱是错误的方案属性。
支撑000213
2021-12-07 21:28 做事切忌只把自己当成局部成员,要有全局意识。
此为owner意识。
支撑000212
2021-11-08 12:26 静下心,更专注。
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从小的一个问题,至今仍然影响我的水平发挥。
支撑000211
2021-12-06 12:59 代码分两类:
- 技术
- 业务逻辑
要想在业务组(通常中的现实)有产出、成长,必须先搞定第二类。
支撑000210
2021-11-08 12:22 在资源调度方面,线程想的是尽早抢占,早占早用,系统想的是尽量公平排队,人人有份。
线程没有调度逻辑,只适合干具体的活儿,抢占假如失败,你承担的成本更高。而系统则有效率方法,排队其实是效率更高的方案。
做人,要做系统,不要光做线程。
支撑000209
2021-10-18 20:38 生物体内充满激素。
激素决定了我们的感性体验,但是我们应该控制、利用好激素,而不是被激素控制。
支撑000208
2021-10-18 20:37 没有男人女人,只有资本家跟打工人。压榨源于利益冲突,性别本事不存在冲突。
支撑000207
2021-09-08 17:08 需要的东西,预算范围内买最贵的。
支撑000206
2021-08-18 17:35 不只解决一个问题,要解决一类问题。
归纳归类,是通用、批量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效率比解决问题高,产出多。
支撑000205
2021-08-04 13:10 退一步评估价值。
抽烟危害大吗?看跟什么项目比,退一步讲,抽烟的危害,比黄赌毒的危害可小多了,所以抽烟不一定是坏事。
黄赌毒的危害也是依次递增的,所以单拿一项,无法评估价值。退一步,需要有项目、情况间的比较。
支撑000204
2021-08-03 22:16 虎父无犬子:上一代牛逼,下一代就差不到哪里。
上一代是大部分人的一个水平下限。
支撑000203
2021-08-03 22:14 小问题大家都会解决,小问题组合起来的大问题就不是大家都能解决的了。
这句话最开始出自高中物理老师。与我最近花钱买的一份经历不谋而合了。
当你不把问题复杂化时,其实你是可以解决掉的,这时候碰到诱惑是极有可能抵挡得住的,因为你还没有被吸引进去。一旦你的意志开始松动,小问题就转化为了复杂的大问题,而这其中的诱惑慢慢隐藏了起来,你开始踏入了黑暗,此时的诱惑你看不清,更加无法抵挡。
所以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是,将大问题拆解为小问题,逐一击破。同时也要提高面对复杂问题(诱惑)时的定力。
支撑000202
2021-07-10 09:08 对了解的领域,一般人都知道追求确定性,因为确定性带来安全感。
对不了解的领域,一般人其实都在盲目追求不确定性,因为被带歪了,第一反应都是觉得不确定性带给自己利益,实则毫无益处。
支撑000201
2021-07-04 19:27 主动沟通不是对别人的期望,而是对自己的要求。
昨天跟乔总聊,我们互相讲了点对方的缺点,也聊了一些共同的朋友相处的事。发现其他朋友发现我的缺点的时候并不会选择主动找我沟通,而是选择远离、排斥我。而我发现了别的朋友的缺点的时候,以前我也不会主动去沟通(做过尝试,被拒绝了)。
工作中主动沟通有益于进度推进,而关系中主动沟通,则有益于问题的修复与关系的长久维系。
发现了问题要主动点去找人沟通,而不是憋着。
支撑000200
2021-06-28 23:00 摘抄:这意味着,你既懂得理解别人的需要,也知道照顾自己的情绪,既愿意付出又有底线,既能够坦荡地靠近,又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做出取舍,这一切是真的需要学习的。
结合最近的生活体验,我感觉承受着不小的工作压力的人,把生活照顾好难度会高一些,甚至就是这样,错过了一些人跟事。可惜但是也理所应当。
所以饿的时候、困的时候、累的时候、烦的时候,别做关键的决定,也别去扩散自己的坏情绪。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与情绪,再去做事、爱人。
支撑000199
2021-06-09 13:31 精力管理>时间管理。
支撑000198
2021-06-06 09:08 追求中位数,不追求最大数。
支撑000114中提到了求其上得其中,这两点并不矛盾,我们最终想要的其实就是中。
大部分人能力不足水平有限,非要强求自己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最后只会事倍功半,不如开始就做自己做的到的事。
支撑000197
2021-06-05 18:29 人可以精于计算,但不可精于算计。
计算是对面临的各种目标(身体健康、情绪稳定、家庭幸福、被动收入)、条件做权衡。
算计是在面临钱权性的诱惑时忽视、背叛人心。
支撑000196
2021-06-05 18:27 把身体搞好。 把业务搞好。 把关系搞好。
支撑000195
2021-05-28 08:46 提升运气值的途径之一:做好事、做好人。
运气这个词汇,带有玄学、不可证的特点,但是背后一定有逻辑机制。从逻辑上无法找到精确的办法可以提高我们的运气(如果可以的话那我早就发财了)。但是持续做好事传播善意一定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也可以提高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分。
或许关键时候就有回报(其实不求回报),也就提高了运气值。
支撑000194
2021-05-15 08:49 什么阶段解决什么阶段的问题。
不要在当下解决未来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思考、准备,不需要立刻解决),也不要在未来解决当下错过的问题。
现在考虑未来,是为了未来做准备,等到未来解决问题的时候,现在的准备是有用的。
未来考虑现在,只是为了review,不是为了replay。
支撑000193
2021-05-11 09:16 交朋友,交的是平时的舒服与理念的认同,而不是一时的心动。
去年分别买了一双耐克与阿迪的鞋,耐克的鞋最开始特别喜欢,后来越穿越发现气垫进水的问题,不舒服,而阿迪是初见不太满意,现在越穿越舒服。
以后买鞋买阿迪不买耐克。
支撑000192
2021-05-06 20:38 把人当人,就已经是对人足够的尊重了。
很多时候的打标签,比如对某某群体有什么偏见,其实就是没首先把人当人看。
对小孩儿也是,把小孩子当成独立个体、独立的人,在内在认同上就已经对ta有了足够的尊重。
支撑000191
2021-04-30 21:08 能困住我的,只能是我自己的心态。
以前我觉得一个东西重要,那ta就会制约我,现在我觉得这个东西不重要了,那我就自由了。
而这个东西是否重要,取决于我的能力跟心态。
支撑000190
2021-04-20 13:09 没退路,没保底,没实力,就不能赌。
不是说不能赌,而是赌之前要把前面这几个补足。
支撑000189
2021-04-20 13:08 代码工程,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生活、人也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支撑000188
2021-04-18 13:38 三元悖论。三个条件只能满足两个。
支撑000187
2021-04-17 10:51 我不追求完美,我追求真实、真诚。
支撑000186
2021-04-17 10:47 我们假设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这样的前提下,做事的质量要远远比数量重要。
谈恋爱多的人不一定获得了有效反馈,获得了有效反馈又不一定让人得到提高。
声称自己谈次数多的人没搞明白手段跟目标的意思,得到提高才是目标,而谈只是手段,谈得多不多跟效果好不好是两码事。
可以谈得少,但是一定要有质量。
支撑000185
2021-04-16 20:16 降低期望。
在没有充足的情报的前提下,期望一般是略高的。获取足够的情报,有助于我们摆正期望。
支撑000184
2021-04-10 20:38 进度、关系状态,要么进一步,要么退一步。
停在原地是一个项目、关系中最糟糕的状态,要主动争取进一步或者退一步。
退了一步的时候,其实也是进步。
支撑000183
2021-03-31 22:54 生活不能replay,但是可以review。
从现在回到过去:就是replay。
从现在看过去:总结经验并且做好当下为未来助力,就是review。
支撑000182
2021.03.30 08:37 生活中有很多去魅的事发生,而去掉魅力之后,其实你会找到ta真正迷人的地方。
之所以要去魅,只是因为你初期对ta的认识或者期望有偏差,而后面你可以探索到的真正的魅力,会更加迷人。
所以要大胆去魅,大胆去追求这个世界更迷人的地方。
支撑000181
2021.03.22 23:13 真心是比现金更宝贵的东西,要省着用,要用对地方。
支撑000180
2021.03.22 22:22 追求确定性与可能性。
自2020.09.28
头一回在京味一品吃了一口炸酱面,我就扬言我一定会去北京。因为这个炸酱面能让我分泌多巴胺【大概就是快哭的程度】,这是确定性。像我喜欢骑车,也是因为确定性,因为骑车能让我分泌内啡肽【更加持久】。
后来我花了大概五十天冷静,怕自己一时冲动,但是2020.11.19
,也就是五十天后,我还是觉得我得认真对待去北京这件事。因为我觉得去北京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有更多的老同学以及朋友,有更多自己喜欢吃的(最主要是在广东没有人能跟我一直吃面,也确实没找到那么好吃的面),有更好的互联网工作机会。而这三点,社交圈子、美食、互联网,随便拿出一点,都让我难以忘怀(难受到烧心)。
但是后来我也没实际做什么(可能性)。直到过年(有一些外部推力),我投了一下北京的岗位,结果拿到了好几个offer(确定性),其中当然有我心仪的。人在差不多的时候被推到了更前的位置,这时候就不会回头了。
所以,去北京,起于想追求确定性与可能性,并且过程以一种确定并且有可能的节奏进行,终于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试试。
我追求的是,确定性与可能性。
支撑000179
2021.03.22 22:21 股票投资、找队友、个人成长,就这么几点:
- 看准
- 重仓
- 拿住
支撑000178
2021.03.17 12:35 投入总会有产出。
越是基础性的设施建设,越需要大的投入,想要把事情做成,往往需要投入到基础建设上。
往基础的地方投入,短期受损长期受益。需要格局与定力。
支撑000177
2021.02.19 23:01 风险共担。
投资、找人,要更关注风险。
支撑000176
2021.02.17 21:00 我要懂珍惜。
我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物质以及精神力量。相比之下,精神力量更加宝贵。
爱太珍贵了。不珍惜不行啊。
支撑000175
2021.02.13 23:31 彼此承担后果才是真正的负责任。
几年前就觉得:我如果可以承担某一个选择带来的后果,那么我对这件事以及对我自己,就是负责任的。
现在发现:除了要自己心里走查一遍,还需要与队友确认,是否认同这个逻辑以及是否可以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后果。
这样,才是对整件事对对方也是负责的。
支撑000174
2021.02.13 23:25 照顾队友感受。持续沟通解决问题。
这是我2020年到现在与人加强连接后得出的有效方法论。
队友可以是亲人、朋友、同事、战友,越是亲密的人,越要照顾对方的感受,并用行动改善彼此的感受,其中就包括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
而持续这个过程,则演绎了沟通解决问题的模型。
支撑000173
2021.02.13 23:14 关于发财,算是很多人口头上的一个梦想、目标。但实际上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做到的人,就已经不算是口头梦想,而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兼备了。
昨天与老爸比较深入的聊了会儿天,给我讲了一些他20-40岁的一些所见所闻所经历。发现他现在能挣一千万的老同学,在二十年前的时候起码可以挣十万。
这种人对于目标从来不是放在口头上,而是付诸行动,而且用结果说话、用实力说话。
而且强者恒强。如果我现在26岁了赚不到十万块,那我二十年后一定赚不到一千万。反之,则有可能。
支撑000172
2021.02.10 15:19 分清变与不变。
软件架构、模式设计上,针对变与不变的部分要做出识别、拆分。做不好,代码就容易乱,设计就会不够整洁、优雅。
支撑000171
2021.02.07 22:58 未建立制度的情况下,印象分>体系分。
作为组织的leader应该完善制度,因为制度下的体系分更加科学,更能体现客观表现。
作为组织内被考核的成员,应该关注团队此刻更加偏重的目标。
支撑000170
2021.01.31 10:30 亏钱要趁早。
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越早越快往前推进进度,越早习得经验。
支撑000169
2021.01.24 11:31 利益关系,比盟友关系更靠谱。
简单来说,通过合同约定的交易,比口头协商的联盟,更能有效实现双赢。
利益,是中性词。追求利益是人类目前一直以来的追求。做到这个过程的高效,则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合同约定比人更加靠谱。合同才是承诺,口头承诺不算。
支撑000168
2021.01.24 11:23 人一旦拥有了钱权性这种硬通货,恶就会成倍放大出来。
所以有人会说创业、炒股都会把你的优点缺点放大,是一样的逻辑。
但是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智人是有进步学习能力的,发现了问题,有纠正的能力。
所以人之初性本恶不是问题,发现了问题视而不见才是真的问题。
支撑000167
2021.01.21 13:21 只有真正付出成本,才有入门的可能。
I learned several lessons by losing money.
从教训中吸取经验,教训就是成本,经验就是收获。前期畏于付出,后期就难有这部分对应的成长。
支撑000166
2021.01.05 22:20 定位清楚,守住边界。
摘抄自KnowYourself:
- 明确对一段关系的期待
- 处理好「性吸引力」在关系中的角色
- 设置边界,寻求共识
- 采取合适的方法应对外部挑战
一段好的关系的特征:
- Equal 平等
- Reciprocal 互惠
- Respect 尊重
2020年,很幸运遇到了(或者开始沟通这类话题)能在情商方面指导自己的朋友。对朋友、关系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支撑000165
2020.08.15 00:02 现代化工作核心是协作,协作核心是沟通,沟通核心是信息互通。
信息互通,向上多汇报多做所见即所得的事,向下多筛选归类多做易于凝聚团队的事。
支撑000164
2020.08.14 23:56 世界是复杂的,需求是复杂的,复杂需求需要多方面满足。
单场景的实现,无法满足所有场景需求。
支撑000163
2020.07.03 08:03 变态需求,变态解决。
切忌用复杂方案解决复杂问题。
支撑000162
2020.06.02 23:43 做对的事 > 把事情做对 > 做多的事 > 不做
支撑000161
2020.05.24 23:00 理论学习支持你去理解技术原理,实战过程帮助你掌握工程实现细节。
支撑000160
2020.05.22 23:18 不耽误。
很多事同时进行,是不耽误的。
举例说明
- 你学了Java,想学Golang,这不耽误,二者是补充关系,不是非Java就Golang的替代关系(这里不探讨后端技术发展的晋升路线)。
- 你有理想,也要面对生活,这不耽误,理想跟生活在我看来是可以兼得的。
工作不顺心了,碰到了困难,能解决的就尽力解决,解决不了的,到最后一关,你还可以想:this is just a job
,天塌不下来,而你在成长。碰到不顺心的人,能合作的就好好合作,合作不了的,到最后,很多路人只不过你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一个样本而已。所以为了这些,不必过度劳心。事情最后可能不能做到一百分,但是经历一定是可以反馈到经验上的,所以整个过程是一定会有收益的。
这些事,谁都不耽误谁。
支撑000159
2020.05.22 23:18 做成事,既要有理想与能力,也要有手腕。
支撑000158
2020.05.21 23:50 人跟人之间有了利益关系,一切就都变得复杂了起来。复杂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带来了挑战跟机遇。
如何应对复杂性,将决定创造的价值大小、高低。
支撑000157
2020.05.08 23:53 秩序产生效率,制度维护秩序。
设计核心流程的制度,至关重要。
支撑000156
2020.05.03 23:49 宗教、等级制度是一种政治工具。同理,饭圈、娱乐工业是一种赚钱模式。
在前者环境内,要争取不做低等级参与者。在后者环境内,要争取不做买单者。
只有高阶参与者才能有的赚,低阶参与者只能被PUA。
支撑000155
2020.05.02 17:47 买得起的是需求,买不起的是欲望。
需求可控,欲望不可控,欲望要么消耗团队成本,要么效果不好。
要提高做需求的能力,减少欲望。
支撑000154
2020.05.01 23:59 分清目标与手段(实现方式)。
像SMART法则,是用来定目标的,而不是定手段的。比如,我要考中山大学的硕士,细化下来,就是目标。根据目标,再定手段。
从我观察的有限样本来看,前期阶段大家都不太会混淆目标与手段,往往进入了中间阶段,进入了状态,头脑中对手段的定位不够坚定了,调整不够弹性了。
目标与手段都可以应变调整,但不可混淆。
支撑000153
2020.05.01 13:15 做成一件事,需要多方面的支撑。
比如工作,有完全各方面都满意的Offer吗?可能会有,但是概率太小,我视为没有。
那我想要追求的目标,就是达成,达成我的职业发展、持续输出、挣点钱。
为了达成目标,首先我要接受现实上的限制,并不是与自己达成和解,而是接受。其次,就是要找到别的方面的乐趣。
一件事,有无聊无趣甚至恶俗的部分,也必然有好的、有趣的、值得品味的部分。
两方面再拆分细致一些,就是多方面的支撑。
支撑000152
2020.02.20 22:00 信心来源于实力。
小时候经常受到别人的鼓励:要对自己有信心!
这当然也利好于状态。但这种信心是虚无缥缈的。真正的信心只来自事实与逻辑。
比我差比我牛的人都能给我信心,因为都能帮助我更加看清事实与自己。
支撑000151
2019.12.31 22:12 经历+总结=经验。
PMO出金句,但我琢磨了下,这玩意儿必须还得实践,不实践都是假的,所以我给补一句。
经历+总结+实践=经验。
支撑000150
2019.12.20 23:50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对于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趁早放弃,不必煎熬(承受困难)。找个适合自己的,才是正道。
比如我花了挺久才琢磨明白,我是不爱跑步、不适合跑步,并不是我不自律,我喜欢骑车,骑车照样锻炼身体,追着风还开心。
支撑000149
2019.11.16 23:09 做人做事的通用能力在跑赢大盘上至关重要。
这一点是看了小叶先生跟58沈剑的观点后所得的启发。
作为软件研发工程师这个岗位,态度、格局、积极性、项目管理、表达能力,这些是解决通用、特别问题的基础能力。也是我之前提过的「套路=基本素质」,所以在提高技术的同时,提高这些基础素养也要重视。
本页面所有观点不仅适用于职业发展,也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支撑000148
2019.11.08 19:49 接手了未测试过的别人的代码,要全部扔掉。
未测试过的别人的代码=坑,理解或者测试成本都远高于自己重写。
支撑000147
2019.11.08 19:46 CBD陷阱。
支撑000131
有提过CBD不代表水平高。而对于CBD搬砖的一般白领来讲,如果没有必须得是CBD才能提供的条件,那CBD对于个人的成本则更高:
- 通勤拥挤
- 餐饮费略高
- 容易有「自己牛逼」的幻觉
支撑000146
2019.11.03 13:20 套路只是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的意思就是,你要掌握这项技能,但它不能是核心能力。比如与人协作的过程,会使用各种工具,IM
跟Jira
就是两种场景,不会用就是不懂套路。
也要警惕把自己套路进去(纸上谈兵)。
支撑000145
2019.11.03 00:18 二线城市就是二线城市,跟一线城市的差距是无法抹平的。
但人选择过活的城市时,要清楚哪里的核心价值更适合自己。
支撑000144
2019.11.03 00:16 别人的东西不直接跟我有关系。
人都是利益导向的,我对你没有好处,你就不会靠近我。
利益很重要,追求利益也很重要。获得利益,就是获取力量。没有力量的弱者无法变得更强。
支撑000143
2019.11.03 00:03 人的样子是一开始在选择赛道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影响人的环境比目前的状态更适合做判断依据。
有些人「油」,那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油」了。
支撑000142
2019.10.28 22:41 越练越强。
以健身为例,只要动作不错,练越多就会越强。如何保证动作正确?花点钱问问教练即可。但是健身(其他事也是)最大的难点却是大部分人无法坚持。
所以「练」难的是坚持。只要坚持,就会变强。
支撑000141
2019.10.20 10:13 变通能力极为关键。
只要有多方沟通、对接的情况,人就是占主导地位的,进度能否推进,除了看做事方法论是否稳健,还要看随机应变的能力。
支撑000140
2019.10.20 10:10 编码技术与带人能力确实是两个门路。
但反过来说,一个徒弟带不上去,有可能是师傅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徒弟的问题。我们只能探讨这个徒弟是值得挖掘的,接下来是配一个有带人能力的师傅。这一点在面试中需要考虑进去,因为前面挖了坑,有时候后面是补不起来的。
支撑000139
2019.10.19 11:11 感觉与事实都重要。
人活着,感觉跟事实在很多时候是一回事。
支撑000138
2019.09.22 17:45 既要能写好编码细节,也要对要做的事、应用有较全局的认识。
内部系统处于新老桥接的阶段,我处理到的部分充满了不顺利的味道。先发出一些疑问:
- 为什么不是基于旧系统进行改造?而是要完全更新换代(毕竟使用的语言、技术栈还是一致的)?
- 为什么新系统有部分功能上线一年了竟没有投产?
- 为什么新系统在设计时不全面考虑业务线完整的流程?方案没有全覆盖?
- 为什么在过去跟我说要避免各种奇技淫巧的资深工程师在目前负责的工程中也有使用奇技淫巧?
做的应用量级去到了中型级别,人员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负责人应当经常对一线的工程师阐明应用的目标、开发的规范性,由上到下的沟通比一人独写对团队的整体产出要更为重要,而开发者之间的工程性沟通也要紧密、清晰。
Code Review
对于工期紧张、团队战斗力还不够统一的情况下,极容易变成一种形式,即审核正确
,这样的敏捷要不得。
支撑000137
2019.09.22 17:41 精力、效率是决定出活的关键,而时间不是。
住郊区即使有地铁,时间上也是增加了成本,这部分的时间我觉得可以有两种补救策略:
- 管理时间:安排通勤期间的学习
- 管理精力:利用通勤补觉
即使有了第一条,也要铭记原则:要保持工作时间内的效率是第一要务。
支撑000136
2019.09.15 22:39 关心自己最为关键。
关键阶段,多为自己考虑、行动,是负责的表现。
换个角度讲,做好自己,才能不拖累(帮助)别人。
支撑000135
2019.09.15 22:32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如果不合适,一周或者更多的工作量就浪费了,当然可以有所止损,但整体上,这个事就是亏的。
工程师的职业精神要求我们体现专业性,更多的人(包括现在的我)会犯错误,觉得动手更为要紧,从而少了思考,前置的深入思考实际可以为我们降低后期的成本。
应该先做设计,评估,最后才是动手。
支撑000134
2019.09.15 22:28 好了伤疤忘了疼。
我又度过了本年度的一劫,痛了三周多,现在恢复完毕,确实舒服了,感觉上自我也复现不了当时的痛感,但我可以记录下来,提醒自己有过这种痛。
进一步也有更实际的行动:饮食规律、清淡;注意补充水果蔬菜;健身;保持良好的心态。
记下来,不会疼,但伤疤要规避。
支撑000133
2019.07.30 22:37 物理学家研究星球运转的规律,但却改变不了这些规律。
规则只能先通晓,再在其合理合适的边界内进行自己的工作。
支撑000132
2019.07.30 22:33 信息只流通于圈定的范围。
组织的结构决定了物理分布、工作方式、信息流通形式以及范围。
相关信息仅限于相关人员之间流通。
支撑000131
2019.07.19 19:03 CBD工作、会讲英语的国人不一定素质高。
照以前我印象中的判断,这么个环境中生产的东西,一定是高级以及高效的。实际我在环境中浸染后,发现完全相反。系统低效、人也是千奇百怪。
做判断所依赖的材料,不能死板。所谓的学习能力,就是判断能力。表面的高端,背后完全可以是低端的。
支撑000130
2019.07.19 18:57 @周剑:一个棘手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可以解,可能无解。但是解法肯定是理性分析,一点点解决。情绪化肯定不是,消极肯定不是。
@大花花奶奶:#真话难听#
- 企业不是你的对立面;你的对立面是市场上那些和你一样能干好用愿意加班,而工资和你一样甚至更低的人。
- 员工不要以自己主观感情去看待企业,企业也不要给自己加一些“情怀”“大家庭”的戏。
- 一个有“自我负责”意识的成年人,埋怨的情绪只是无畏的内耗,他/她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离开不满的现状。
支撑000129
2019.06.28 12:05 见不同的人,处理更多的事,经历多了才能沉淀覆盖率足够高的方案。
你只要活着,只要每天做点事,见不同的人,就会发现,总有你一时间忘掉或者压根没见过的人性、行事思维与习惯。
面对这些,进度还是要继续推动下去的,那就吸收这些好的坏的案例,提升自我以后面对这种情况的处理能力。
支撑000128
2019.06.28 11:59 面对已经发生的坏事、故障,先聚焦解决问题,再回头复盘提升。
人不像机械、程序,人做的事有很大灵活性,需要临场发挥,是个自编程、实时编程的场景,而机器,没有神经,本质上是编好的码按照既定规则重复执行。
后者已经是目前人类追求增量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提高工程能力就是其中的一大关键。
前者则需要人来解决,只有人才有思考对话能力。
当时就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事后再尝试去坏点,这样时间效率最高。
支撑000127
2019.04.30 23:42
支撑000115中提到的: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
有两个事实启发:
- 下班与同事等公交时有俩老外过来问路,我用蹩脚口语指了商场,继而觉得自己当年的口语是不是白学了,因为课程首先教的是发音、情景用语,而我当时派上用场的,却是初中时已经会说的几句简单口语。国内英语教育,我一直也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无用,派不上用场。沿着这个思路,那想办法用上是不是比考证要靠谱多了。
- 现公司创始团队做事的风格、效果,确实有我值得学习反思的地方,为什么同一个项目我评估并做出来是比较悲观的,而他们可以更快做出来,心中疑虑似乎少很多?
多做,一方面积累经验能力,一方面减少心中的疑虑。
支撑000126
2019.04.01 13:33 好的心态利于完成度的提高。
看《人件》《人月神话》《软件构建之法》,首先可以预先(未参与项目前)了解到项目运作的真实情况,其中的难点有所说明,解决方案也有所探讨。
客观上的难点是无法避免的,那解决方案就至关重要。在人这一面,调整心态是有必要的,会利于进度的推进。反之,则会带来负面作用。
支撑000125
2019.03.27 13:56 选择的优先级:预期>当下的利益。
支撑000124
2018.12.21 23:46 自省。
类似于自律这种话题,喊口号的成本真是比行动要低太多了。
所以这种事,关键在于要用对方法、建立机制。
谁不知道自省对自己有好处?
支撑000123
2018.12.21 23:39
你想要去菜市场买个西瓜,结果到了地方看到一群人在买白菜,于是你买了白菜回去了。
这是个惯有事实逻辑。在我看来,做事的思路不应该是这样的。
你忘了自己来菜市场干嘛了吗?你是要买西瓜的。当然在生活中,买菜这么小的一件事,完全可以随心情、随菜果行情来实时调整。
但面对人生比较严肃的选择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忘掉,自己来这儿是干嘛的,忘了自己想要的是西瓜不是白菜。
所以别忘掉自己要买西瓜,买个西瓜再回家。
支撑000122
2018.12.15 22:55 做事,要有完整思路。
可以达到目标,可以优化,可以做。
做人,要有基本原则。
有底线,真诚。
支撑000121
2018.11.24 17:10 机制优于机器,机器优于人工。
AI算一种抽象出的机制,当然他比较消耗算力,但解耦了一部分生产力。
典型的机制就是,一家公司的制度、模式、运作成员。
人工的典型特点就是,堆量,效率无法得到指数提高。
效率差距大概相当于资产与工资的区别。
支撑000120
2018.11.15 19:54 存索引不要直拿数据,记策略不要背密码。
很多人都忘了或者压根没记得,IT
是InformationTechnology
的缩写,那么信息技术,核心也就是信息了。我们如今看到各种各样的产品,究其根本,也都是对信息做不同程度、形态的处理,前后端都是如此。(只不过对流程、逻辑的提炼也相当消耗计算、存储能力,所以这些事都有很大价值)
那我们做基本的业务开发的人,对一些业务场景基本都能有还算完整的解决思路,应用到生活也完全可以。
举个例子,记单词有一些方式方法,那么生活、工作同样也有,就对信息、数据的处理上,这里只拿出来一点: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索引。
我的一个习惯:该记录到云笔记的就写过去,该存到git仓库就push上去,该提炼数据生成策略的就定过去。
支撑000119
2018.11.10 01:20 约定大于配置,水平高低大于工种差异。
前者大于后者的原因,就是事实。事实上,前者就是强于后者。
当然,我也不是第一次强调,在不同人的认知背景下,对一个定义的理解显然也会有差异,那么我这里的观点,自然是基于我的认知。强,也源于个人的信念、信仰,通俗来讲,你信什么,世界就是什么。
目前我当然信水平高的。
支撑000118
2018.07.21 18:15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少得很多习惯病。比如高血压、视力问题。
这次到爱尔做手术,是今年第二台大手术,做的时候不痛,但晚上回来就痛了四五个小时,并且流泪流鼻涕,用了整一包纸。过程中会有些紧张,做完又会有几个小时痛苦期,这时候就会后悔:为什么要自己选择遭罪?跟上次手术是一样的。
但过了这个阶段就不同了,良好的身体状态告诉我:这种该用手术改良的状况,应当听从理性的建议。
良好的习惯,重在维持。
支撑000117
2018.07.15 21:25 抓重点,抓得住重点。
「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为什么不是「既要抬头看路,也要低头拉车」呢?
因为倒过来的结果,有可能事情没人去干,光打了嘴炮了。而低头拉车,则是很多项目的现状,你拿了工资,不干活是不可能的,那问题在哪里?这么多项目,为什么难做好?在时间、精力、业务之间,有什么是难以推动的?其中一点必然是管理,PM作为带队,管理能力在有挑战的工作中会体现得更加清晰。
所以大多数项目问题,是管理问题。错误地把有限的人力都放在了错误的地方,比如纠结细节。结果就是,进度不达标,质量跟不上。
怎么解决?找个靠谱leader,组个靠谱团队,不要瞎干。
要抓得住重点。
支撑000116
2018.07.01 09:52 用脚投票,我,看脚的数据进行决策。(撇开运气不谈)
今年进度正式进入了后50%
,进度的推进分两派:
- 嘴派
- 脚派
前者就是光喊口号不干,后者就是不喊但实干。我属于哪派呢?
我当然是该喊则喊,该干就干。避免这个「程度」讨论界限不清晰导致话题谈不下去,我在「推进度」这件事上,站脚派。
对大多数人,多数时候,也都是实干在为自己出活儿。
警惕嘴派分子,多用脚投票。
支撑000115
2018.06.27 23:53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强调的是做事的思路:要有轻重缓急,能分清重点。比如时间紧迫上线要紧,当然就是完成编码最要紧,而不是细节调优。
Knowing the thing is better than knowing the name of the thing.
强调的是投入的重要性:很多事不投入时间精力,做不成。以及,不要随便吹牛。事情是做好的,不是吹好的。
支撑000114
2018.06.12 19:30 单论对自身的要求,那就应该尽可能高。
这里的「尽可能高」,展开讲,就是合适与否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我们缩着不展开。
《孙子兵法》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为什么如此?
因为大多数人大多数事,都不是顺便就能干好的。
支撑000113
2018.06.11 23:24 输入决定输出。
IOIO,不仅仅是个管道流,本意是输入输出,计算机世界充满了这种模型,而起源,也是现实模型。
想要输出一样价值,必然要先摄取,无非是摄取的地方不同。
所以别偷懒,没输入,谈什么输出。
支撑000112
2018.06.11 22:03 基于事实的逻辑>自我感动式的成功学。
或者说,实力>无知热情。
之前说过,很多事,首先是个能力问题,能力不够,后面再这么扯也是扯淡。
所以一些相对低门槛的行业,鸡汤、企业文化(假的)是可以相应提高生产输出的,比如典型的发廊,因为能力基本达标了。而IT中细分的领域,大部分都不能这么搞,当然IT行业内的运营、销售岗位除外,意思是,开发、技术类岗位,发力的重点并不应该是这些地方(忽悠),而应该是提高研发能力、效率。
锤科的罗老师(我之前的偶像之一),我现在一点不看好他们所做,因为他们没好好干工程,净扯些市营、概念型的蛋。发错力了。结合我之前所说:力要用对方向。方向错了,就是做无用功。
那么在顺丰这次本就是一次「成功」的营销事件上,多少人犯了事实逻辑认知错误呢?应该是多数人,因为基本都没有这位跟我同岁的博主具备的专业知识。
不过,借由这种事,来启发自己:「只要肯干,就没有走不通的路」一定就是错的。在创业这种成本风险都高的事上,个人不建议犯这种错误,读读「人件」便有所体会。
支撑000111
2018.05.30 00:11 实力产生自信,自信不能伪装。
真正有实力的人散发出的自信就是他的气质,没实力,怎么装也不行。
实力不够的情况下,也不用装,当务之急应该是去提高自己的实力。
实力不够,也要尽量自信,认可自己当前的能力上限,去发展,不要局限。
支撑000110
2018.05.12 20:39 匹配即合适。
找工作谈匹配,谈对象谈匹配,经验与能力也要匹配。
昨天面的一哥们儿(这次我是面试官!!!),工作年限与能力断层较大,原因就是:学习方式、过程出了问题。你结果的不匹配,总是由于你前置输入的不匹配。
做匹配当下时机、能力的事,出匹配的结果。
支撑000109
2018.04.28 11:09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说实话,昨天那位年轻(估计跟我差不多大)的面试官把我虐残了,我个人还是比较欣赏这样的面试官的,因为认同他面试的思路:我想要看看你是否具备知识基础、问题解决能力。即,他会问很多底层原理、过程分析的问题。
我这块儿当然是不足的,能怎么办?下来赶紧补。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支撑000108
2018.04.19 21:39 支撑,首先要支撑你的生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也是我多次强调过的,当然,有些病可能由不得你(医生说病因不明,治好就好了),但还是要牢记,要保持一个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不要让自己步入亚健康状态。
2018.04.10 14:30我如约到了王医生门诊室,在护士间等待四十分钟,15:10进入手术室,过一二分钟,床上就位,一个男医生,一个阿姨护士长,一个妹子护士(95年),开始了我这次手术。手术很顺利,因为局麻原因我也没觉得多疼,但术前因为紧张血压偏高,不过无妨大碍。术后的这一周多时间我过得不容易,也更加觉得不生病不动刀是如此珍贵。
手术做到一半,那个护士长阿姨还说要给我介绍女朋友,我当时真的是哭笑不得。挺过来就真的挺过来了,现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恢复了,室友说我现在又准备开挂了,嘛,又开始研究代码了。
被同一个护士抽了两次血,被同一个医生做了两次外科手术(上次是2018.01.27)。谢谢你们,让我又重新活蹦乱跳更加帅气了。
咱们这是一种缘分,但以后希望还是少见面orz。
支撑000107
2018.03.25 11:39 算力matters,运行时间并不。
在##支撑000007
提到过的功效问题中,功=F*L。问题核心:能不能真的用上功?力能不能用对地方?很多时候我们在评估一件事值不值得做、到底要怎么达成目标、如何找伙伴等现实问题上,往往就是没分清力的功效问题。
比如一颗CPU,我们往往会看重其运行时间,误将这个指标作为功效的考核(类比绩效考核的概念,okr),而事实上的功效是由算力决定的。
所以你能分清算力,而不要混淆运行时间?理论理解后,执行能跟上?
支撑000106
2018.03.24 17:01 舒服。
人都喜欢令自己舒服的东西。
父母为什么会是大多数人的依靠呢?生,其实对孩子来说是没什么感受的,而养就不同,半岁的婴儿,生活是完全靠养他的人,憋尿、饿,都需要这个人来让自己脱离不舒服的状态,久而久之,生理、心理上对这个人形成了依赖。突然来了个陌生人照顾他,他自然会不舒服,就要哭。
成年后,如果像我这样的情况,读了一些东西、出去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可能跟父母从观念上更多的是沟壑而不是连接,从这点上,就是不舒服的感受。知道自己要追求的目标跟父母感情不冲突。
所以,交朋友,价值观还是蛮重要的指标。
无非就是追求生理、心理上能够令自己舒服的人、事。
支撑000105
2018.03.22 20:04 抛异常一定可以溯源。
程序都是人写出来的,方法间是一层层调用栈,报错贴异常栈,简单的情况几秒钟就可以解决问题,复杂的情况可能需要从服务器用jstack
或者jProfiler
入手,一步步推导过来,总能找到原因。
久而久之,这样的思路与操作成为了你工作的方法论、经验。
抛开写代码,大多数结果都可溯源。做人做事都是。
既然可以被聪明人溯源,那就不要随便干傻事。我是那个聪明人。
支撑000104
2018.02.23 19:08 爱八卦的人,终将走进八卦的泥潭。
一般人都爱八卦,因为八卦不费神,又能获得表面上的「爽感」。知乎:人是如何废掉的!
但对于真正的朋友间,八卦的尺度就要把控了。我自己不愿意透露一些自己的隐私,相应的,对方肯定也有,那我应该尊重人家,默契使然,我就不该或者少八卦。
你忍不住?那你终将陷入无法自拔。
支撑000103
2018.02.23 11:41 屏幕障目。
古有一叶障目,今有程序员显示器障目。
干一个岗位时间久了,往好了发展那就是「专精」,往差了发展那就是「障目」。
结合## 支撑000101,技能都是可以培养的,同理心也完全可以生长再成长。运用→反馈→改进。
已知「障目」不可取,那我就试着改进一下。现在要向HR这些精英学习职场思路。
支撑000102
2018.02.23 11:39 会做选择题,会做选择,两码事。
读书考试时经常做选择题,有逻辑也有技巧。现实中的选择,有逻辑也有运气。
逻辑可以训练,运气不能培养。
支撑000101
2018.02.22 01:09 屁股决定脑袋。
在其位,谋其政。
同理心、换位思考,说起来谁也知道这些词,但含义可能就是错的,比如现在网上对「直男」「女权」很多人认识直接是错的,所以于我来说,首先要有对的认知,其次就是在实际中应用。
不在其位,也可以谋其政。
支撑000100
2018.02.17 15:13 推荐tiny女友楠子的一篇公号文章:在爸妈面前,讲什么自我。
文章关键字: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关系平等、认知交流。
我从上中学开始与爹妈间爆发了较大冲突,物质与精神上都是。上大学我爸送我去机场,忘了因为说啥闹地一脸不开心。到现在我过年回次家,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我爸会生气,开始两天我还没啥反应乖乖听着,但一直这样也会受不了。现状就是这样。
中学一好友当时给我提议多沟通,但多年后才明白,他所处的家庭环境与我截然不同,不是说沟通本身有错,而是说方案在不同背景下可行性会有天翻地覆的差别。
楠子的文章观点我个人倾向很喜欢,标题也是一项硬道理:在爸妈面前,讲什么自我。父母所处的年代、工作环境、生存经历与2018年的我截然不同,首先我会感恩,我也相信爸妈是爱我的,只不过在行为层面我意识上不认同,而我认为追求自由是优先级很高的一件事,我会尽量服从(毕竟回家几天而已),更重要的,我会尽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回家再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家人、老朋友观念上与我的冲突,这是难以改变的一大堆人所组成的环境。矛盾哪里只存在于亲子间。
要学会应用同理心。
支撑000099
2018.02.14 23:13 「要」也是为了「给」。
也就是中国一个成语:量入为出。计算机有个词:IO。
干工作、创业、做事,以效益为导向我认为是对的,既然要有产出,那么必定会有投入。但如果不在这条思路上,只考虑投入,只想着吸收资源,那么价值也还是发挥不出来,因为逻辑上不成立。
甚至,人际关系上也是这样。你跟我要东西可以,啥都不给我就是不地道。
支撑000098
2018.01.27 12:54 多熬夜不一定会成事,但一定有损于你的身体,关键还是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
26号跟医生约好了手术,27号中午进手术室,很小的手术,单子上写的是「颈部血管瘤」,长了快两年的一个疙瘩,医生说这次比较及时,切除后就没啥影响了,但是嘱咐我以后要注意生活习惯,比如别熬夜。
两年前确实是熬夜比较严重,经常吃宵夜,觉得自己年轻,但其实这种行为相当不理智,熬夜图什么呢?破坏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了身体素质,即使有规律锻炼身体也是有损的,在做这些事前,能不能确保日常的工作效率?当然能!那就切掉不必要的熬夜,睡觉与吃饭都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争取质量。
自律,理智,首先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支撑000097
2018.01.25 19:54 最近长了一次口腔溃疡,突发感想:人生病的时候比不生病脆弱那么一些,然后才更加能感受到平日里「健康」的舒服与珍贵。
去年生命很重的时候一度会觉得女性的不容易,月度必然遭受的痛苦我们男性就天然地躲过去了,除了侥幸,更应该对她们致敬,也应该给每个人更多关怀。
我活了二十多年,与人的交往、做事的成败都是这样一个轮回。
所以平时就对这些看似是essentials
的事物多用心吧。
支撑000096
2017.11.27 23:08 公共场所需要利他意识
利他:首先不妨碍他人,其次同理心意识。
在公共场所与家里不同,在外往往可以体现一个人真正的素质:
- 身体素质
- 心理素质
- 文化修养
只要不是恶意妨碍他人,我就不会讨厌这样的个体。能做到礼貌对人,交流就会很顺畅不别扭。
公共场所去利他,其实是利己。
支撑000095
2017.11.11 13:53
我认为应当的样子:给的能力>>
要的能力。
>>
:远远大于。
Java程序员都知道JavaBean这个规范,普通的字段想要成为属性,就需要提供setter
或getter
,当然大多数时候二者是同时存在的。从程序的设计与使用上讲,我们都觉得这件事顺理成章,拿到null
必然知道是方法调用者没有调setter
。
但是到了生活中,这种逻辑运行起来,从我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bug。
即现实中的样子:要的能力>>
给的能力。
举几个例子:
- 为什么背了好几天单词,英语考试成绩却还是不行呢?
- 为什么加班这么多,工资却还是这么点儿呢?
- 为什么我又胖了?
- ta为什么抛弃了我?
先给,再要。
支撑000094
2017.11.09 00:11 想占便宜,就是被占便宜的时候。
学习的时候想走捷径;工作的时候想偷懒;买东西的时候想省钱。
人之初,都是懒。但是经过多年的栽培,你就不应该随着无知的性子走。
想成事,就永远别想着占任何便宜。
支撑000093
2017.10.30 00:15 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 交朋友要看合不合适,观念、经济实力
- 做事要看适不适合,能不能做到、爱不爱做
- 买东西也得挑个合适,需不需要、买不买得起
话粗理不粗:「交配交的人,做爱做的事」。
支撑000092
2017.10.22 23:13 追求自由,先分清自由是什么:
- 物质自由,一两百人天就够独立生活了
- 思想自由,多读书多实践,多坚持自己的思路
- 财务自由,够肉翻,够干大部分事
财务自由不可强求,强求也没用,大多数(所有)人认命最为合理。
我坚持第二条十年就够了。我不会放弃已有的自由。
支撑000091
2017.10.21 09:47 谈判,想成,就要有足够的筹码。
「追龙」里面,泰国方换了将军,洛哥派跛豪去泰国谈判,想争取到货源,见面之后的谈判场景比较爽快,泰国新的将军嫌价格太低,玫瑰把报价高的人头摆到了桌面上,跛豪被按到桌子上,玫瑰放出将军儿子的录音。
那段录音就是足够的筹码,货源敲定。
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拿到足够的筹码。
支撑000090
2017.10.11 23:13 借钱,借别人的要感谢,借出去的该催就催。
有个词叫「主观能动性」,就是说人不能死板,因为人生不是做题,没有丝毫不差的模板让你照抄,具体的场景出合适的方案。
我借给你钱,多的,那你肯定是我认可的朋友,不存在催的情况,少的,那你我就是有共事的时候,适当需要催一下。
你在我落难的时候借了我五千,我以后会尽力报答你。我在你兜里临时没钱借了十块,你能还我就一定会要。
「你我」说的都是我,教育别人无益,管好自己就很牛逼。
支撑000089
2017.09.22 20:30 言行一致。
「大时代」中的丁蟹是个枭雄,敢想敢做,而且有一技之长,光这点来看,世间大部分人都已经不如他了,当然他有个致命的毛病,是非观混乱。
我想说的是,他能够严格执行自己的意志,这是值得模仿的特点。
当然言行一致也要算成本,很多时候迫于最优路径的影响,我们的行动也要适用于所处的场景。
两个关键:言行一致,因地制宜。
支撑000088
2017.09.01 00:37 学到东西+赚到钱,这是比较好的结果,也应当是我的追求。
我自己认为像「得到」这种知识学习产品需求是很明确的(团队自己清楚),罗振宇这个团队相当精悍,既赢得了自己用户的认可也赚到了钱,不像锤科,罗永浩团队也精悍,但是他进入了制造业,碰到了工程难题,这种难题没有硬本事破解不了。
「得到」让用户觉得自己学到了东西,所以他们的产品卖的是一种感觉。这个团队值得我学习的,就是手法跟结果,赚到钱。
而我指的「学到东西」并不是这样一种感觉,而是我自己通过投入适当的时间、金钱、精力成本获得的能力,比如实际学会了工程编码。
所以我看「得到」的成功,并不鄙视罗振宇团队,相反,他们值得我尊敬,更值得我去学习,他们的用户表现的品质其实也没必要去鄙视,正如同我的一些朋友瞧不上这种人的感觉一样,这些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既然自诩聪明人,那为何不去赚这部分钱呢?
所以,我要去学也会学到一些东西,正如这篇文字的观点,我也会去赚到钱。
支撑000087
2017.09.01 00:22 水平高低之争,有意义,门派挤兑无意义。
争论也分好与坏,真的高手之间是真的在切磋,图的是一个分享与进步,而低级选手往往都分不清重点是什么,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无意义的站队(屁股决定脑袋)。
不是不能争,而是要争对了地方。
我图的是水平。为了水平上升我才能屈能伸。
支撑000086
2017.08.10 19:39 「Life is hard , right ? WRONG ! Life is easy , YOU suck .」糟糕的是人,不是生活。
刚吃饭刷微博看到这句话。很明显,这是大多数人平时的状态,当然,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弱者,因为比惨这种完全不合乎逻辑的行为并不是一位优秀成年人该干的事。
别人比惨我当然管不着,我也不想管(因为我知道说几句话并不能对IQ、悟性有什么帮助),我只能做到两件事:
- 管住自己,做些更实际的事,而不是在social network上打一些低级嘴炮
- 借鉴,能够挖掘出一些价值,比如一个思路就是,服务都是面向普通人的,换言之,这是一个需求的入口
当然,我不比惨,因为我混得还行
支撑000085
2017.08.09 19:52 雕琢才出真作品。
按我的理解,「自然」不是天生的,好的作品(人造跟大自然)都是经过处理的,比如艺术作品、软件产品、山水。
也可以说,不存在「自然」一说。既然如此,转基因的问题就不存在了,争论也其实完全是胡闹,跟愚昧的人没必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只是个例子)
人也是作品,大程度上还是自己出品的,我不信「自然」,我信磨炼。
支撑000084
2017.07.21 00:12 经济账+野蛮的行动力。
不管多穷多富,能算好经济账就称得上牛逼,当然,经济学这种东西操作起来门槛不是一般的高,所以需要花费心力、时间去打磨,但一定值得付出。
有了亮堂的方向,剩下把人类自带的冲动释放到应有的行动中,能成多大的事我不知道,但一定不是俗人了。
说白了,既要脑子好使,也要能干肯干。
支撑000083
2017.06.24 09:51 认识→了解→再了解,从自己入手。
大多数人最终都是平庸的,想要不平庸或者走在这条路上必定是要支付比常人更多的代价,能不能做成是一回事,有没有机会做成又是另一回事,对于我这么一个非各种二代的平民想要成事就必须这么去尝试。
平庸的原因其一就是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社会跟自己直接丧失了选择与晋升的能力。
推荐阅读下和菜头发的一篇文字:高考填报志愿私人指南。这个有智慧的老大哥何止是写了高考填志愿的指南,对于常人来说,这种思路适用于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当然前提是你认同他的观念。
从观念这一层,说白了就是价值观,说三观正不正容易引发客不客观的无意义争论,那我就说我非常喜欢菜头叔的三观,相当主观了,这篇文字里很多东西与我之前几年的经历都扣上了,所谓感同身受。
我去年底才选择了广州作为工作的城市(之前要去深圳,上海也待过),虽说当年CS专业有所坎坷,但并没有阻挡我成为一名Java开发,学习经过了几年我也知道了自己需要看什么书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习惯,这些对我都是一种刻意的选择。
当然代价是有的,甚至有些朋友觉得这是额外的代价,但是我愿意并且有这个能力支付,总是想着获取并不愿意支付的人我不喜欢,我的简书我自己决定说喜不喜欢哪些人,就这么耿直。
合适的代价支付,其实对于平民是非常棒的一种了解自己的渠道,我还想了解(塑造)更好的自己。
不扯了,起床去加班了。
支撑000082
2017.06.01 05:29 尽可能多地去接触可能的大牛。
从上学到工作,再到换工作,这个过程比较有趣的一点(特别是IT行业)就是,你可能一直在换环境,更直接点儿,你的领导从水平上可能会有大的变化。以我自身为例,学东西的广度与深度都开始打开了。
昨天一大哥跟我说的一句话,虽然我心底里持悲观态度(理智性不选择这种方向),但还是记到了心里:你现在跟他有差距不代表你将来在这个领域就比他差,还是看你够不够用心。
支撑000081
2017.05.26 00:29 机缘巧合跟一位互联网老司机(待过大小公司,参与创业三次)聊了一下,他的一些经历带来的教训我也比较认同:
- 铺张浪费有两种,一种是突然暴富,一种是虚荣心驱使,都不可取
- 干技术要踏实,做产品要深入到受众,做UI可以学点儿前端
- 干工作不定说要有多大热情,起码拿得下自己的任务,够负责,临时出事儿也能扛得住,下班后完全排斥自己做的事说明很有可能你不适合干这个
- 公司找合适的人要提前把一些话说清楚,个人选合适的岗位要清楚自己的定位
从「从业八九十年的人」身上确实可以反映出一些自己目前做不到的东西,不过可喜的就是人的状态终于从「向大十岁的前辈学习」转为了「可能五年内就能超越大十岁的前辈」。
支撑000080
2017.05.20 00:40 投入时间空间,产出对应的价值
- 一个观察:大部分不干IT的朋友使用电脑仅限于office、视音频
- 一个体会:程序员下班后的兴趣投入对发展的影响不小
- 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时间都拿来看剧可能会「精通剧情推理」,但成不了编剧
- 凑巧前两天看到周楷雯说能花钱买的设备跟知识就要买,是一个道理
- 不一定对
支撑000079
2017.05.18 00:03 别受限于当下所处的环境。
过去的一年中,以住所为基准,我已经换过了三次环境,这个过程一时难以描述,但我无疑是获得了空前的进步的,在实际操作跟心得体会上都练得多也想得够多。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不同的环境下你看到的现象、接触到的人和事首先有视觉上的不同,背后的不同则是一股无形影响着自己的「力」。
想到我初中数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别尝试改变环境,要学会适应环境」。这句话对错难辨,因为这种嘴炮上的东西永远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对的一点是,学着适应可以让自己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群体,在一个团队协作的大环境下明显是对KPI这种东西有利的。错的一点则是,单纯体会到表面上的道理只能让你成为一个极为普通的人,最终也只是随了大流,压根没有找到自己真正能够做到的设定,因为没有环顾四周,也没有认识自己。
怎么办呢?二者其实完全不矛盾。首先第一点是要做到的,做一个靠谱的人先,其次要时刻审视环境与自己的关系,最好永远别被牵着鼻子走,这股「力」能不能起正向作用其实恰恰决定于自己。
环境对人起着太大的作用了,从小的学校、家庭教育,到大学再到工作,以及你最核心的朋友圈子,从想法到行动,但换个思路,自己对环境有着同样的反作用力。
能意识到局限还远不够,更要紧的,是你要真的从坑里跳出来。
人总是会越来越好的。
玩过悠悠球吗?球不但可以转得溜,还可以玩各种花式。
支撑000078
2017.04.25 10:54 昨天下午的感受:
- 东西好不好,或者说「判断」本身也需要强大的能力。不要瞎否定自己,更不要自负。产品做出来我个人觉得商业价值最重要,单纯堆需求没有价值。
- 领导能力是存在的,有用的。
- 表达展示能力来源于思路。单纯的形式会产生更大的用户价值,以形式倒推可以形成思路。
还有前两天看到瓜哥一句话↓↓↓
支撑000077
支撑000076
2017.02.27 23:41 个人的种种选择,犯的错,不要甩锅给时间。
支撑000075
2017.01.07 23:59 找原因。
我发现,大多数人并不是败给了现状,而是输给了形成现状的原因。
eg:概率上讲专科生一定是弱于本科生的,二本的一定不如一本的,普通一本拼不过211、985。但这些弱势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是同级别的佼佼者,狭隘一点说,可能他们都不爱读书,学习生活习惯都比较差。
找到原因,不要困于原因。
支撑000074
2016.12.25 20:53 再用力点。
这两天已经看到一些年末总结的文字了,对自身我当然也有判断,但同时我更加意识到这些优秀的人同我不在一个阶段上,向优秀的人学习是必须的,但多思考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做出对应的路线更加重要。
今年一直很用力,碰壁也不少,最近学技术的体会是:不同的事情需要往特定的方向动脑筋,例如写代码跟写文章是不同的事。
总之,明年再用力点。
支撑000073
2016.12.09 00:23 意识到入坑就用力跳出来。
下午想到高中时候学英语那种状态,状态其实也是效率的基础,坏的情况或者表现很差往往也是状态出错了,不要迟疑,拼尽全力跳出怪圈,成本预算可以提高到平时的两倍。
这不是调整,这是意识。
支撑000072
2016.12.06 22:39 多观察,多回馈到自身。
核心在于自身,但是焦点在于周围,所以多观察自己的同时需要借鉴周围的环境,看到别人可能无利的举动多想想自己,因为终究能不能成事要靠自身的本领。
当然,对待别人的方式无论何时都应当尽可能体面,这也是本领。
支撑000071
2016.02.01 23:09 结构与细节都需要足够了解,这是我应该继续提升的方向。
作死可以,思考可以,粗心不可以。
支撑000070
支撑000069
2016.11.16 00:17 「勿忘初心」压根不需要说出来,很多事都是。
最近一直状态很差劲,今天索性请假,下午画了画会员原型,吃完饭拿起衣服就奔向了电影院,俩小时看完了《驴得水》,电影上映前就准备去,无奈工作不由人。
看完后觉得开心麻花这个团队真是牛逼,靠谱的人才做得出靠谱的作品,简单说这个话剧电影涉及了性、爱情、教育、体制、生活、美丑、责任这些我个人感兴趣的点,框架不乱、故事整洁、演技有张力,总之十分推荐,我觉得目前国产电影这算是最好的之一了。
文字感悟来自电影,也来自近期工作经历,提醒自己要对目标负责,对人负责,好好做事,细心做人。
支撑000068
支撑000067
2016.10.09 23:50 如果非要站队的话,我站强者这头。
“不行的人就是不行,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做了什么。”这是我爸在一个月前跟我说的一句话,他很少认同我的观点,更很少鼓励我支持我,因为我们家是典型的打压式教育环境,这一点怪不了我爸,但那一次他就用这句话鼓励了我。
他举的例子很简单,厂里工人请假需要征得我爸的同意,而这其中懒的人不在少数,一部分人的借口就是:我老了,干不动了,身体不行了。
我爸继续跟我说:实际上,他年轻的时候一直是这个状态,干了一辈子也没出息。
再反过来看我爸的现任老板(他的发小),十五年前人们说开厂太难了,五年前人们说更难了,现在这些人就是那些颓废的打工者,而我爸的老板在严峻的商业环境里把自己的厂不断扩充,他一直没说这事儿干不成他不想干,所以你明白了么?关键在于人!
张靓颖这个事儿也可以用这个逻辑来看,感恩父母当然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当要做的事,所以人际关系大多数时候需要软处理,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失去理性、原则、能力,所以有能力有智慧的人在做大多数决定时要强于常人,因此,我相信张靓颖(简单看下她的微博,再看看下面劝她改主意的ID,很容易判定那些人大部分都是loser)。
当然,我不站队,不喜欢也没必要,这只是本文的假设而已,该干嘛干嘛去。
支撑000066
2016.02.01 23:09 来自微博ID科学家种太阳的一句话:很多事情的真相,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并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能有什么收获。
这句话本身源于对公众事件中吃瓜群体行为的判定,但放在我今天的文字中也有些许切题,核心就是:时刻将自我的提升放在第一位,与自己无关无用无效的事要尽量避免。
结合我之前的经历,我确实犯了太多这样的错误,所以请自己铭记:夏虫不可语冰,要做于自己有利的事。
支撑000065
2016.09.25 12:46 为自己找正确的理由,而不是无用的借口。
无用的借口诸如「英语太难了,我记不住单词」或者「这个事不可能我做不到」,本质上就是懒,没有获得意志与远见的情况下跟随潜意识随波逐流,读过书不应这么短视,只看得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已。
而正确的理由则不同,核心就四个字:有用、有效。世界的不堪是由人造成的,而想要更好的世界与生活就需要抗争,就需要努力,这个过程需要有实操能力与思维模式做支撑。
最近两件事我为自己找了正确的理由。
支撑000064
2016.09.24 11:20 拥抱开放的环境,抵制封闭的自己。
苹果不是封闭,高效闭环带来了大量开发者与制造合作商,如此共同成就了伟大的Apple,这是开放;阿里的淘宝拥抱了大量了商家,为其提供完善的电商服务,拥抱开放成就了阿里;秋叶团队,这个团队不容小觑,现在威力还没爆炸,但终有一天会指数增长,只是因为开放,聚集了大量优秀的知识输出者,开放的模式终究会有更大的效应。
反观自己,大学是一个较封闭的环境,某种程度上我有很大的盲点,意识到了这点,我可以更准确的以开放的心态自我成长。
我铁定是太嫩了,但不会一直嫩。
支撑000063
2016.09.19 00:54 认真对待承诺,科学规划进度。
知易行难这种道理也是听起来特简单,真正想做再到完成这个过程却是漫长或者无尽的,现实世界中大多数人确实有形形色色的想法,但能够付诸行动开始第一步的人甚少,开始后能够完成整件事的人甚少。
我习惯于用锤子便签写to-do-list,刚刚完成了一个月前规划的一篇文字,五个字,花了五天的时间完成,当然我认为质量还不高,但我庆幸我完成了。
便签里的to-do也是一种承诺,干。
支撑000062
2016.09.11 23:53 时间与钱不可兼得。
任何时候时间都是很贵的一种商品,对大多数人来说,于时间面前,人类是被动的,但通过天赋+正确投入,少数人可以突破一点屏障,例如花自己赚的钱来买时间。
在时间面前我一点也不能贪心,对钱可以。
支撑000061
2016.09.04 15:31 适应环境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必备技能。
这一观点与「改变世界」并不矛盾,在人生前一半的路上,「改变世界」是我的目标,「被世界改变」即适应环境是必需的手段,对成功的渴望与坚守原则只需要在心中牢记。
能力问题在这件事上实际上是背后的驱动力,在没有拥有「改变世界」的实力之前,我就该学聪明、长本事、适应环境、建立自己的光环,避免像一年前成为学校的半牺牲品。
心中不必抗拒这种不适感,实则「适应」就该是make it better的最好表现。
支撑000060
2016.09.01 23:39 状态是最重要的。
姑且把一段项目分为**「开始前」「进行中」「结束后」**三个阶段,用一个因素来表示什么最关键?以前我觉得无解。
项目可以是做一张图,可以是设计一套PPT,也可以是写一篇文章,更可以是学英语健身这样的事。
我尝试过很多并且一直在坚持其中某些项目,之前一些朋友询问我学英语的事,在分享过一些方法或者技巧后发现其实最大的关键在于他们本人,而我并起不到什么作用,我也一直没确定最关键的应该是方法还是坚持。
但我现在有了答案:状态,这个词可以是决定你日后成就的关键。
堆砌时间没有意义,状态才是最重要的,精力应该放在这上面。
支撑000059
2016.08.28 00:50 在大多数等待我们将要执行的事情上,第一个问题应当是能力问题。
已知的情况有经验引路,未知的情况需要尝试,但行动前需要逻辑清晰,对事实的判断产出合理的观点,能力判断不要视而不见。(人类总是不肯相信自己)
以借钱为例,判定我目前需要外部支持后,(救急不救穷,我很急)我需要缩小对象范围,第一个指标是能力,第二个指标才是对方意愿。(关系、价值)
提高自我能力是第一要务。
支撑000058
2016.02.01 23:09 选择产品方向即业务内容,目测+亲手测。
关于方向选择的强调来源于敦发财关于产品自学的观点,经过了大几个月我基本摸清了可以实际用来上手的方法,即目测+亲手测,实际上这是一个筛选过程,目测已经可以毙掉大多数品类,亲手测则用于过滤更细致的业务内容。
多重筛选其实是为了避免勉强自己的情况,比如今天中午自己做了「扬州炒饭」,用了「下厨房」与「香哈菜谱」这两个移动App。
我自己开始做饭从四月份体验到了现在,(别看我是个糙汉子,我会自己做着吃)原本感觉我不会是这一类的用户,表现应该为没什么业务敏感力,但实则不是,这就导致一些我原本以为不敏感的品类在深入理解后其实是可以继续做的,而骑行类则相反。
今天是周末,下午出去骑了35公里,回来太晚导致没写菜谱产品垂直电商的体验文,不过今天娱乐最大也不是罪过,关于体验报告的目标导向我也必须在近期整理出来,与很多产品作者的思路或许有些不同,因为我不求全能有相应细分的收获就行,深度选择。这个系列说这么多废话才是罪过!
方向选择使用多重筛选手段,目标导向思维行文。
支撑000057
2016.08.20 01:15 做事应当有理有据。
人经常会被自己麻痹或者欺骗,反而愿意相信一些明知不可行的方案,一方面是情绪作祟另一方面是思维没有摆脱这样障碍的能力,但都可以通过不断学习练习去修正。
努力提高自己找依据信依据的能力。
支撑000056
2016.08.14 18:27 追求「劳逸结合」的路数,在完成任务这件事上「结果」比「过程」重要。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充分认识到自我的局限才不浪费精力,因此这一条就是针对我前几个月状态提出来的应对措施,涉及到作息的改变,需要慢慢调,加入了跑步,一周内达到早睡早起的效果。
专注产生效率。
昨天买了瓶昆仑山,¥8.8!!! 中午吃了饺子顺路买了块西瓜,¥16.8!!! 龙哥你要一心向善!!!
支撑000055
2016.08.08 09:09 珍惜我的时间。 为什么不写成管理时间?因为这是我个人的规划并不是工作,过分地将工作渗透到日常生活对我对世界都没太大好处,最终可能会诞生一个平庸的上班族但那不是我所求的。
直接砍掉无用的时间投入,难点在于没有判断标准,需要自己建立; 正经事跟放松都需要注重效率,即像疯子一样学习,像狗一样玩耍; 交朋友看缘分吧,跟我能说到一块去的人真心没有多少,先积累自己;
珍惜时间,我去做听力。
支撑000054
2016.07.22 22:48 珍惜童真,追求有趣。
人总是会对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东西愿意付出自己的力量与时间,我虽然年轻但已经有类似的经历因而可以心底里感受到这样的指引,但这么好的模式也需要自我学习来坚守。
希望我会一直童真,我必将是一个有趣的人。
支撑000053
2016.07.12 20:39 掌握基本手法,保持稳定心态,执行。
这是一套可行的方法论,以开车为例,刚开始上手的时候发现心慌车不稳,等到师傅将所需注意的点都逐步掌握并加以适当练习后,发现开车很容易,只不过不要得意。
类似的理念适用于不同领域,内化后就是个人的本事。
支撑000052
2016.07.06 18:56 形而上的东西不具备操作性并不代表不需要。
俞敏洪、马云、史玉柱这些人算是我中学时期的精神偶像,这种崇拜自然有些许年少无知的成分,但现在我敢说了,我依然崇拜这几个大神,没有无知的成分,因为我明确的知道了他们处在怎样一个高度,站在公司或者社会的层面上,他们的价值确实是极大的。管理是科学,领导是艺术,男人征服了世界,女人征服了男人,你说哪个更牛?
他们并不是吹牛逼,很多成年人觉得这些人过于虚无,是大骗子,原因是这些成年人成熟了,但是不够成功,嗯,年薪几十万确实是穷。
支撑000051
2016.06.17 23:51 方法的妙用。
今天来逛了逛简书,发现真是哈,大学生或者刚入职人群是他们家的核心用户,励志、方法论的文章颇受欢迎,其中看到关于“行动”“方法”这些字眼,我内心深有体会,方法这个法宝不仅仅适用于学习工作,在任何领域都需要这样一个成分,比如骑车,你的姿势,呼吸,装备等等其实都是特定领域的方法。
所以适当的时候用正确有效的方法。
支撑000050
2016.06.15 23:42 时刻记住自己的出发点。
多年前我选择来南方,不为啥,两个字"文化",后来赶上了互联网这个大潮,恰逢我二十来岁胡思乱想于是乎算是上了这条贼船,每逢三五个月对自己的规划就更加细致甚至方向都不停改动,今天猫儿跟我说准备下一站北京链家,我内心那杆秤被他的几句话拨动了两个来回,北京两个字意味着离家特别近,我想回去,但是我还是要去深圳,因为我要明白我的出发点,要去感受到深圳甚至香港的文化才算是一个节点。
最近收入过低,甚至跟朋友家里拿了很多钱,恰恰是要静下心来投资自己,提升内在的能量,今晚这个心动也算是诱惑当前坚守本心吧。 这个系列这篇太啰嗦了,不忘初心。
支撑000049
2016.06.03 19:33 与人为善,做事认真,集体认知。
沟通的流程中,我首先应该表明自己友善有益的态度,暴露出自己人性中的缺陷并不是我所想的,我已经在改善并且一定可以做到更少的漏洞,理智的克制缺陷,利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同理心的运用去推动整个团体的利益进程。
对不起,我爱你们。
支撑000048
2016.06.03 19:23 基于多维的数据产出结论。
单点或者一条线上的数据或者现象并不是不能够相信,只不过这样的结论毕竟还是可信度不够,最好就是基于足够的数据来分析案例,在理智的项目中需要类似的技巧或者手段,在感性的关系处理或者体现情商的部分也可以这样做,因为人作为主体所做的决定都来源于自我的认知,而多维数据是服务于认知的。
支撑000047
2016.05.23 02:11 提醒自己别被技巧带错方向。
技巧的学习同样需要消耗时间精力,有时候甚至会‘入不敷出’,这样的困境正是我想要避免的,由此,我根据产出比来区分技巧与技术,两种能力我都要提高,但是付出相应的时间足矣,别被带到沟里。
支撑000046
2016.05.12 00:11 请专业的人,做正确的事。
方法论或者逻辑层面的东西压根都不需要对人对事,不分行业同步适用。我在学校上课发现了老师很多的问题,其中一点就是他们一般都是某个方面的专家,但是在讲课这一点上,大多数我的老师都不专业,可悲的在于他们也意识不到这一点,即使我善意的提醒他们,他们也丝毫没有改变的动力,貌似这是教育的一个痛点。
事情难做是事实,可大幅改善的一个解决方法就是:请专业的人,更加专业的做正确的事。
支撑000045
2016.05.12 00:07 做事前别急着动手。
昨天教个同学做视频,我用了iMovie这个软件,目的是为了极致降低操作难度,过程中就得知关键并不在于操作层面,没有思路急着上手这才是现状。 以结果导向的活动最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paper writing管这个叫提纲,写作文里面叫三段式,骑车是路线规划,生活学习工作中如此典型的一个场景因为一些人的蠢而搞得如此狼狈,我不喜欢这样的作品,更不喜欢这样的人。
集中脑力提供战略,简洁高效健壮的框架,踏实细致的行动力,初步的版本出水后细细斟酌,后期投入一定时间,产出比杠杠滴。做事前别急着动手,动脑!
支撑000044
2016.04.08 09:22 生命周期的管理。
一个不大不小的project无疑是需要对其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管理的,甚至是一条plan都需要进行流程化处理,生命周期说长就长,三五年,说短就短,一个决断。科学化是必须要走的路。
支撑000043
2016.03.31 20:31 收手打的一手好牌。
打仗的时候不能仅靠果敢的冲锋,打牌的时候不能仅靠三条A,打人的时候不能叫太多人。即使是单挑,力度跟准度也要恰到好处,打到要害并且打不死是最好的,解恨又解救。记住咱毕竟要打一手好牌,收手是一智能feature。
支撑000041
2016.02.01 23:09 温柔对待世界是我的追求。 表面上很多人认为我不够‘温柔’,我现在对这部分的评价判断为‘大家标准太不一致’,温柔是我的追求,对不同观点求同存异,对不同世界的人包容大方,对相互的质疑保留可有的弹性,我认为的温柔恰恰是一种动态变化,是能力的体现。 你才不够温柔。 受‘包子铺一号客服’对我的劝告,我言语上要减少攻击性。
支撑000040
2016.03.24 20:33 放大机会成本。 你要知道我还很年轻,一旦很多事按照‘保险’的路数走必死无疑,之所加了‘’就是因为我并不认为这种plan可以做到保险的效果,而恰恰我的plan是冲着保险且理智的方向出发的,放大机会成本是必须要做出的表面的决断,成本适当上升,但是机会却可以指数式攀高。 boy,你跟我说你想要那个plum,但其实你只是渴了一点而已,而且养尊处优的毛病太多,差评并且给我出去!
支撑000039
寻求突破。
这是我的一个危机,在既定时间内没有突破就意味着降级重来,而一直存在的大概八年的一个问题就是视野跟思路问题,一直尝试不停学习。 即使是天才儿童,也须经历学习模仿超越,直至形成独立人格。
支撑000038
投入会看产出。
即使人本身没有发觉,潜意识也会自动形成一种产出判断式的决定,当然前提是拥有了相对独立的人格,这是一种高级玩法,吃饭问题都解决不好还是建议一步一个脚印。 例子:为何这么多学霸过不了六级?
支撑000037
我要鱼,你要熊掌。
起初鱼跟熊掌只是个选择问题,现在已经衍生出了正负相斥的属性,我必须放弃改变对方的磁性,磁铁已经是大自然完美的造物了,我只需找到另一块磁铁。 求同存异。
支撑000036
看大不信小。
做产品需要有全局意识,搞活动需要有对应视野,学习也要四两拨千斤,连追女友都要斗智斗勇,聪明才智以及视野并不能轻易获得,但在有能力后一定要坚强的相信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是静态对象掌控全类。 看大不信小,哥看的是后台,你靠的是没毕业的直觉。
支撑000035
支撑000034
支撑000033
Write less,do more. It’s almost impossible for me to handle with hundreds of problems one time just with my own strength.In that case,I must take some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system I am using.What I can do is that doing things efficiently with limited sources.
Practice everyday:
Participant:DragonSong Day:33 March 3
Introspection:
- I should take all of my actions intensively.
- I need more patience.
- I need to calm down.
Plans for tomorrow:
- Android project getting started
- Database learning
- Listening sentences
- Oral English Practice
- Pictures capturing
支撑000032
A firm goal with solid action. There will always be a variety of problems in our life,waiting for us to solve.We sometimes shake inside.But we’re gonna confront it and beat it.We are leading a great life with a firm goal and solid action.
Practice everyday:
Participant:DragonSong Day:32 March 2
Introspection:
- I should take all of my actions intensively.
- I need more patience.
- Running will be a good habit of exercise.
Plans for tomorrow:
- Listening sentences
- Thinking in Java:ten pages
- Android project getting started
- Oral English Practice
支撑000031
In a scientific way. I am supposed to make all of my decisions in a scientific way as firm as possible.At the root of thinking,science is the best one waiting us.Health and art are a kind of science.
Practice everyday:
Participant:DragonSong Day:31 March 1
Introspection:
- I should take my steps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 A good lifestyle includes a good sleep (between 11:30 and 7:00)and a good habit of learning.(Java and English)
- During the day ,I am supposed to focus on Java and Compiler.
- Eat more and exercise more.
Plans for tomorrow:
- Listening sentences
- Brief strokes
- Thinking in Java:ten pages
- Oral English Practice: 51talk course and practice with my new partner.
- New words learning
支撑000029
调节理解力。
力度一旦失控便会造成诺大的消极影响,而对于理论以及人情的理解力则更加重要,不仅仅控制力度,更要调节相关的方向,模式。
支撑000028
现实与抽象。
抽象虽看起来并不可触摸,但抽象也来自现实,例如OOP,设计模式,架构。思维其实只是现实的一个维度世界,互相调用。
支撑000027
听从内心的声音。
大部分人最终会是凡人,当然随着教育等因素的推进会有很多顺流而上的人,比如我是这一批,过程中别人的话只能是建议的层级,自己做主是关键。
支撑000026
快于恐惧。
人的恐惧有多种来源:已经恐惧时要积极应对,从容出方案规避消极影响;还没恐惧时最好有预判能力或者危机意识,提前干掉并不是没可能,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支撑000025
勇敢尝试。
一路上之所以会是连续的,其主要的成分还是失败,当连续到成功比较多的时候,说明我进步到了一定阶段。而这中间“胶水”的角色则是:勇敢尝试,无所谓成败的尝试,这是痛,要忍过。
支撑000024
自己选择。
从出生每个人已经背负了很多被选择的所谓天生的品质,这些我们已无力改变,能做到放其光芒最好。真正的高权限是,我们有着自己选择的权利,自己选择方向,自己选择好友,自己选择活法。珍惜自己选择,选择。
支撑000023
越过山丘。
明知前面有座山需要跨过去,甚至是无尽的山脉,尽管很难我们还是踏上了这条征途,走之前,壮士,请带上你的装备,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做好应有的生存技能训练。越过山丘,需要自知,需要对大世界的渴望,需要武功,不仅仅是勇气。
感觉这么写药丸
支撑000022
逻辑入门:顺序与分类。
以前听过一句:小孩子看对错,成年人看输赢;我的版本是:小孩子走情绪,成年人走逻辑,逻辑这门课太深,理清顺序与分类已然可以解决大多生活与工作问题。
支撑000021
控制欲望之放大。
从小受束缚教育的人一直被教育人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而这个控制专指抑制缩小,比如《人仙之恋》里面的灭人欲,灭情欲。而事实是:很多人的问题并不在于欲望过强失控了,而在于欲望太弱。
支撑000019
坚守自己。
我以为我只是读个大学是为了寻找自己,突然意识到,其实这是一出生就带有的使命,几年前一句Jobs的follow your heart一直在琢磨,不就是寻找自己,继而坚守自己吗?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本就是一体的,我可以设计修建一套房子,我也可以构建一个App,我也可以写文章写音乐,但溯其根本,heart才是根本,认知是驱动力。你不自知,你不懂。
支撑000018
物欲需要恰到好处。
平庸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物欲没有得到适当的释放,我向来觉得啥都要学,理科文科一起抓,理性感性都要培养,灭欲不可取,但是控制利用是必要的,物欲。
支撑000017
规则就是底线。
我意识到了管理也是科学的,加之以前自己与班主任的讨论中认为规则是必须存在的,一直以来我都是很看重规则的,底线必须遵守,大多数终将没有原则,能力问题,规则就是原则就是底线。
支撑000016
认真专注产生效率。
深入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精神与肉体的高度集中,效率是新产能的突破点,我需要专注。
支撑000015
行动力与动力,动力与行动力。
动力是初速度,行动力是加速度,没动力没开端,动力对于此时的我更重要,不相信20岁不堪不敢不干的人40岁会有什么大成就,当然,后发育的情况除外。
支撑000014
追求理性与感性。
这俩也都需要不断的深挖,有人说太理性不好,不好意思,这人功底太差,两个都尽可能的上高度,类比:商业决策中的风险与成本控制,理性中的感性,魄力与智慧。
支撑000013
追求科学。
科学是最合理的,人文跟社会科学都是,两者必须并存,两个都要学习,两个都要实践,科学的做产品,科学的做人。
支撑000012
任何时候聪明比努力要更为关键。
因为聪明是基础,两者都不能缺,但聪明是基础。聪明也许也分为不同副本,存在升级裂变的过程,与努力的无缝搭配也是步步推进的前提,所以,聪明且努力着!反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蠢人多作恶。
支撑000011
人与人的区别甚至跟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一样的。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已经可以完全摒弃互相理解的追求了,只需要找到自己的同类,与同类一起创造奇迹与价值。
支撑000010
掌握度。
力度,速度,准确度。无论是机械工程还是人文关怀,度的规则都必须遵守,到个人努力的角度,这仨的掌控力需要同时提升,respectively>>>
支撑000009
辨别信息真假确实是一种能力。
但放在大众身上,大部分人还远远没到需要辨别真假的程度,一方面接受的信息量太少,一方面信息的受众是信息主体,注定要顺着这个方向走。真真假假。
支撑000008
经济学原理之降低成本。
众所周知,我经济学的几门课都挂掉了,但是我学到了一些精髓,例如降低成本的玩法。也是这两天吃饭有感,也是一直以来的传统技巧,但很多人并想不到有更深入的玩法,包子哥有言:视野不够。滴滴这种就是想利用闲置的能源与人力,烧钱的过程顺便培养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顺便还要干其他事,高度整合,欧。
支撑000007
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一个方向深挖总会有收获。
一件已经开始的事,要么坚持到底,要么趁早放弃,召唤挖宝藏的图。加以高中物理所学做功的原理:功=F*L,即相应方向上的力的产出,所以战略上要尽量避免力的浪费,在正确的方向上用力才会有功,于此,时间会给我们不错的答复。
支撑000006
2016.02.05 21:38 语言以及肢体表达能力有着非同凡响的爆发力与持久力! 这话与一个人是否内向,是否有社交恐惧症毫无关系,很多产品经理都不爱瞎聊天,但是表达能力绝对是一流的,逻辑清晰,落落大方,葵花宝典。好多能力欠缺的人是轻视这个能力的,或者说他们轻视一切他们无法获得的能力,也正是由于这个稀缺的属性造就了其可以创造的价值体量。 我现在的问题在于:注意导向的listener,产出定制化的内容以及方式;注意目的性,收收锋芒;注意保持冷静。
支撑000005
2016.02.04 23:18 哪部分不重要? 不得不说,哪部分都不能少,哪部分都重要,这正是精髓所在,多的是累赘,少了缺个神,所有的都是精华。在project中自然有轻重缓急,相应的leader就是那个掌舵的人,但,哪块肉都要煮好!
支撑000004
2016.02.04 23:15 三观初步形成了闭环。 世界观,世界如何构成,地球如何运转;价值观,价值的分类,价值的创造,价值的取舍;人生观,自己如何做事,如何运用价值观做判断,如何运用世界观探索三观。我看人第一看价值观,共处看人生观,能力由其世界观决定。
支撑000003
2016.02.04 23:11 专注做少也需要能力。 正如能不能与做不做是两回事一样,有能力后才可以有所选择,有能力后才有意识与感知,有能力后行动力才会有质的飞跃。能力是我所求,做少是世界所求。
支撑000002
2016.02.01 23:09 每个人选择不同,我尽可能去尊重大家,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去尊重,骨灰级玩家跟骨灰完全是两种现象的存在,我敬重骨灰级玩家,但是骨灰只是踩过去的一种连垫脚石都谈不上的环境变量。 骨灰的价值挖掘出一个:我这么努力自然有一个较宏大的目标或者方向,但你若想感受我的具体点,我会说,我比骨灰强点儿就成了。
支撑000001
2016/02/01 23:04 有些时候很优秀的人告诉我你要赶紧跑,不然永远追不到前面那块石头; 有些时候比较不优秀的人告诉我你停下来休息会儿吧,不然可能会累死; 我当然知道要怎么跑,快不快慢不慢其实不需要这么多人来指点,这事儿我自己心无旁骛的认真去做就好,听多了反而都是噪音。